2015年1月20日 星期二

同被福音陶造像基督:淺談基督教堂會教育的目的 - 黃嘉漢

黃嘉漢為加拿大天道神學院道學碩士(教育事工)、美國莊遜大學教育領導哲學博士研究生。曾於加拿大的多倫多、溫哥華及卡加里牧養教會。現任加拿大南卡城華人播道會傳道、漢語網絡神學院加西區義務院牧。譯有《信仰深度行:福音信仰精要九課》(2012)


前言:一個年青牧師的煩惱
           
多年前,我曾經聽過一個故事:許多年前,有一位在一間位於寒冷地帶的教會牧養多年的老牧師,當退休搬到另一個城市居住之後,有一位年青牧師到了這間新教會,接任成為新任牧師,牧養這教會。當他接任時,已到嚴寒之時,天氣很冷。而這位年青牧師第一個負責的主日剛好是聖餐主日,當這位牧師要將這金屬的聖餐碟遞給襄禮的聖餐執事時,這位資深的聖餐執事輕聲地告訴這位牧師:「請將聖餐碟觸碰在你左手邊的金屬暖爐,以前的老牧師在寒冬日子時,都是這樣作。」那一刻,這位年青牧師真是摸不着頭腦。然而,他感受到這位資深聖餐執事的提醒是出於好意,因此這位年青牧師也照着去做。

在聖餐主日結束之後,他去請教這位聖餐執事,為何要先將聖餐碟觸碰金屬暖爐才將碟交給他們。可是這位聖餐執事也不知道這個行動背後的原因。其後,這位年青牧師向教會的長執及資深會友查詢這種十分特別的施聖餐方法背後的原因,可惜他們也不太清楚這個施聖餐方法背後的原因,他們只見老牧師這樣行,他們就照着去行。還有一小部份會友認為老牧師這個特別的施聖餐方法,必定有些等別的屬靈含意,因此要這位年青牧師不要隨便地放棄老牧師施聖餐的方法。

最後,這位年青牧師只好打電話給這位老牧師去求教。當這位老師聽完這位年青牧師的查詢時,他就哈哈大笑,之後就這樣說:「當年我初到達這教會牧會時也是嚴寒的冬天,當我在第一個聖餐主日拾起聖餐碟時,我發現有靜電,為了不想聖餐執事在起聖餐碟時會「觸電」,我隨意地將聖餐碟觸碰左手邊的金屬暖爐,用來釋放出在碟上的靜電!」

這故事告訴我們一件事:我們做每一件事都有它的目的(Purpose)。當我們不清楚所做之事的原有目的,我們無法知道自己所做的有什麼意義。


目的迷失的危機:

我們做每一件事都有它要達成的目的(Purpose)。同樣,一個成功的基督教教育活動(包括主日學)必須達到它的目的才為之成功,而且也要使其中的參與者了解這些基督教教育活動所要帶出的教育意義。「目的」通常是要回應「為何?」(Why)的問題[1]。因此,參與基督教教育的平信徒與牧者們都需要清楚知道為何要在堂會設立及推動基督教教育。教育基督教教育學者 Jim Wilhoit指出福音派教會的基督教教育危機是基督教教育本身失去了清楚的目的[2]作為參與基督教事工一段時間的我而言,許多時候,我發現自己及其他熱心參與基督教教育的教牧及平信徒領袖,因着要維持年復年、日復日的基教事工安排及運作(例如,安排每季主日學課程、備課及教導等活動)我們將精神及時間投放在如何(How to)成就基教事工的活動及計劃;我們未必有機會再次細心思想及向別的信徒分享教會基督教教育的目的(Purpose),就是為何(Why)我們要在堂會推行基督教教育,久而久之,我們可能在忙碌的侍奉中,因忘記為何要推行基督教教育,因而失去事奉的方向;而且那些繼承我們承擔基督教教育的後人,也因不清楚基督教教育的目的而不知自己的侍奉有什麽意義。浸信會基教學者 William “Rick” Yount向所有參與基督教教育工作者發出以下的提醒:

「可能你會認為進取的意圖及行動是重要的。這些一切都使工作能夠完成!這就是底綫了。可是,什麽是那種工作?為何我們要完成這工作?當然,行動是重要的。然而,我們會面對有如在黑暗中奔走的危險。若我們忽略查經的目的,我們會使主日學落在漫無目的地及無意識地運作的危險。我們可能建立了一個倉促忙亂的組織;它耗盡多人的時間與精力,卻沒有考慮屬靈的方向或最終的目的。」[3]

每當我們靜下來思想的時候,我們都可能發現自己曾參加過不小的主日學、講座、小組及一些神學延伸課程;然而我們可能無法清楚地說出參加這些基督教教育活動的整體目的。基教學者 Findley B. Edge提醒所有參與基督教教育的平信徒與牧者們,若教學變得漫無目的時,它就不能達成轉化成長的結果[4]。因此,作為推動基督教教育的平信徒、教牧同工,基教培訓機構同工及神學院教授等人而言,我們必需要了解基督教教育的目的,好使我們所推動的教育工作成為有目的的行動。那麼,我們必須要問:什麼是基督教教育的目的呢?


基督教教育的目的:同被福音陶造像基督

若要回應這個問題,基督教的救贖觀是其中一個我們需要考慮的教義。為何救贖觀會成為建立基督教教育的目的時需要留意的教義呢?因為救贖觀包含基督徒因著回應福音而產生的改變與更新。神學家 Anthony A. Hoekema提醒我們,當我們信主之後,我們的屬靈成長不只是奢侈的事情,卻是必須要有的事情[5]。因此,救贖觀與信徒成長有正接的關係。神學家 Millard J. Erickson 更對救贖及更新有以下的評語:

『除了神人之間的關係必須重建,人心的狀況也需要改變。從習於犯罪變成積極渴慕過著合乎義的生活,這種人生方向的根本轉變變稱之為「重生」(regeneration),或者「新生」。人的性格在其中得到真實的轉變,有積極的屬靈能力注入其內。不過,這只是屬靈生命的開端。一個人的屬靈狀況也會持續的變化;於是人就真的變得更聖潔。這持續的主體性改變被稱為「成聖」(成為聖潔)。死後的生命裏,成聖終將得以完成,那時信徒的屬靈性質會變得完美,稱之為「得榮耀」(glorification)。信徒在神恩的幫助之下,持守信仰並且委身到底,謂之「恒忍」(perseverance)。』[6]

因此正如加拿大神學家薛帕德(Victor Shepherd)所言:「十字架是聖經的核心,其目的並不是叫我們罪得赦免,而是使我們成為聖潔,赦罪不過是成為聖潔的第一步。」[7]同時,基督教的救贖觀不只強調個人的得救與成聖,而且同時也有群體性的意義:當人接受救恩後,就是「與聖徒同國,是神家裏的人了。」(弗二19)因此,「教會不是獨立單位的匯聚,而是重生信徒的家庭及社群。」[8]還有,聖靈在整個救贖的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韋斯敏德信條在論述有關信徒成聖的教導時有以下的論點:「凡蒙有效恩召而被重生的人,既在他們裏面創造新靈和新心,就更因基督的死與復活,藉著道並住在他們裏面的聖靈,使他們個人實際成聖。然而那蒙神重生的部分,藉著從基督成聖之靈所得不斷供應的能力」[9]。因此,基督教救贖觀與信徒屬靈成長有直接的關係。正因基督教救贖觀影響著我們對信徒屬靈成長的理解,基督教教育學者在思考及反省基督教教育的目的時候,他們都會嘗試從這個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信息中,建立他們對基督教教育目的的理解。以下是三個透過救贖觀理解基督教教育目的之嘗試:以「生命」為重點的基督教教育目的、以「復和」為重點的基督教教育目的及以「內心及生活上的聖潔」為重點的基督教教育目的。


以「生命」為重點的基督教教育目的

基督教教育學者Lawrence O. Richards以「生命」作為建構他的基督教教育神學的核心[10]Richards 認為神的子民與世上其他的人有一個不同的地方,就是他們擁有從神而來的永生[11]。正因教會是接受了福音的信徒的羣體,Richards 強調基督教教育不只針對個人的屬靈成長,也同時針對整體的屬靈成長[12]。他認為教會內的信徒的互相建立及運用恩賜,就是說明堂會教育事工必須要裝備所有信徒參與彼此侍奉的關係[13]Richards強調基督教教育的目的是要生命活像基督[14]。他認為基督教教育是關心信徒的漸進更新成長,使他們越來越有屬神的品格、價值觀、動機、態度及越認識神[15]。若希望見到信徒有生命成長,他建議教導及學習必須不能只靠傳統的課室的教學方法進行,亦要留心在真實的處境中,以非正規(Non-formal)的學習方法,使信徒的成長單停留在理性上的建立,而且亦包括情感、行為、價值觀及看法的全人成長和更新[16]。因此,以「生命」為基督教教育目的是強調在信仰羣體內培育信徒的全人屬靈成長:因著教會是屬靈新生命的羣體,整體的教會生活成為培育信徒的全人成長的温床,為要使整個信徒們都在思想、情感及行為上,越來越像基督。


以「復和」為重點的基督教教育目的

基督教教育學家 Ronald Habermas Klaus Issler 指出「復和 (Reconciliation) 這個基督教的核心信息能找出基督教教育的目的。他們指出復和是能夠串連整本聖經信息的主題:人類的救恩歷史也是用復和將它串連起來[17]。他們將上帝復和計劃分為三個階段[18]:第一階段是神創世的階段;那時,神與人、人與自己、人與他人及人與創造界都擁有著和詣的關係,而人是完全地反影出神的義,這是一個公義的反影(Righteous Reflection)的階段;第二階段是人墮落犯罪後,神與人、人與自己、人與他人及人與創造界的關係都完全受到罪所破壞,撒旦也與人彼此為仇,因而人成為一個扭曲的反影(Refracted Reflection);第三階段是稱為恢復的反影(Rejuvenated Reflection),這是指透過基督的教贖,使神與人、人與自己、人與他人及人與創造界的關係都能夠得到復和;而在這階段內有三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開始的復和(Initial Reconciliation),這是透過基督的教贖,人與神關係能夠恢復、亦使萬事與神和好的步驟;第二個步驟是每天的復和(Daily Reconciliation),這是指思想與行為更新的成聖過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復和與關心、對創造界的關心與保護,這是一個「現時-還未完全成就」的情況(Now and the Not Yet);第三個步驟是最終的復和(Ultimate Reconciliation),這就是主再來時,整個復和行動完全成就的時期。對於他們而言,信徒透過復和的信息(message)與神和好,藉著復和的轉化(metamorphosis)得到從神而來的生命更新,從而使教會成為復和的使者(messengers),成就復和的事工(ministry[19]。因此,以「復和」為基督教教育目的是在堂會的教導與培育事工上塑造信徒們在神與人、人與自己、人與他人及人與創造界的關係,使他們在這些關係上經歷每天的復和,正到在最終的復和臨到為止。


以「內心及生活上的聖潔」為重點的基督教教育目的。

深受衛理-聖潔 (Wesleyan-Holiness)神學思想所影響的基教學者 Dean G. Blevins Mark A. Maddix指出,基督教教育的目的是「內心及生活上的聖潔」Holiness of heart and life,就是指信徒透過上帝的恩典,人能經歷及體會上帝對人作為上帝形象的復原,而這也是需要人的合作及回應祂的恩典才能成就,從而在內心中及行為上活出聖潔[20]。他們有這個主張是基於他們從衛理宗神學對救贖的理解:衛理宗神學認為救贖主要的目標,特別在成聖的目標上,是要完全地恢復人的上帝形象及實現像基督的生命;這一切能夠在今生內成就是全靠神恩典及聖靈大能[21]。衛理宗神學肯定神創造人的目的,就是要活出聖潔的生活與實踐愛神及愛人的大誡命[22]。教會成為在主裏合一、蒙召經歷成聖,成為活像基督及實踐福音使命的「蒙拯救又施行拯救的羣體」(saved and saving community[23]。同時,因著衛斯理看重恩典的途徑(means of grace),Blevins Maddix 主張基督教教育要透過塑造(formation)、辨別(Discernment)及轉化(Transformation)的途徑成就內心及生活上的聖潔[24]:「塑造」是指透過信仰群體生活內的實踐參與(Christian Practices),包括崇拜、祈禱、了解聖經、聖餐、禁食及基督徒相交的行動,使人「融入於基督教文化中」(assimilating persons into Christian culture[25]。「辨別」是指在信徒在日常生活中分辨出那些他們所作的行動能成為恩典的途徑,使人成聖[26]。這些行動包括準則、聖潔生活、服侍的行動及背起十架而展現上帝的日常生活行為[27];「轉化」是指信徒參與個人、信徒群體、社群及最終創造界的復原及釋放的行動[28]BlevinsMaddix強調,當信徒活出聖潔的生活時,他們不但改變身邊的世界,而且他們也在參與這些行動時被改變[29]。因此,以「內心及生活上的聖潔」為基督教教育目的是在堂會的教導與培育事工上,透過堂會內的屬靈操練和在生活與社群上實踐信仰,在聖靈的工作下,使信徒的內心與行動上活出像基督一樣的聖潔生命。


歸納與小結

若我們將這些論點歸納起來,我們可以這樣說,基督教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因接受福音的緣故得「生命」而與主被罪所破壞的關係得到「復和」,我們被主藉聖靈的作為、教導的工作、堂會內群體生活的屬靈操練實踐、在生活及社群上的實踐,使我們活出「內心及生活上的聖潔」,就是我們的生命越來越像主耶穌一樣–我們有主的心思、有主的品格、有主的價值觀、有主的行為、有主的愛心及有主的使命,使他們的生命能反影神原先創造人時所有的形象。正如加拉太書二章二十節上記:「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神的兒子而活、他是愛我、為我捨己。」主在我們的生命成長,使我們能愛上帝、彼此相愛、捨己跟隨耶穌及求上帝的國和義[30]。因此,基督教教育的目的是要信徒同被福音陶造像基督。


教育目的對教會教育事工的實質影響:

            若基督教教育的目的是要信徒同被福音陶造像基督時,那麼,這會對堂會基督教教育的理解與實踐有什麼影響?在堂會內推動基督教教育的教牧、長執及平信徒參與者而言,這個目的如何幫助他們在堂會中推行基督教教育事工?以下是以「同被福音陶造像基督」為基督教教育的目的對堂會教育事工所帶來的三個影響:


以福音為核心的教育

            以上的基督教教育學者以福音成為信徒培育的核心:福音的大能不只是停留在人們接受這個偉大的福音,而且引伸到福音在信徒及教會內的復和更新大能,從而信徒群體在這成聖的旅程中活出「內心及生活上的聖潔」。的確,福音在教導事工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基教學者Gary A. Parrett S. Steve Kang指出福音是信徒接受上帝充滿恩慈的真理(福音的真理教義)、被稱為義的要求(按着福音教義而的生活方法)及藉着基督與上帝聯合的關係(因着福音而與神建立及深化的關係),而且在這三方面成長[31]。因此 ParrettKang提議基督教堂會教育的內容要包括「真理」(The Truth)-上帝對自己的啟示及伴隨這啓示的教義,「生命」(The Life)-關注與這位永生神極其重要的屬靈關係,還有「道路」(The Way)-上帝對信徒們所要求又渴望的生活方法[32]。這表明教會的教育事工必須重視福音在信徒成長及成聖上有着極為重要的角色,而且教會要幫助不同靈程的信徒進深理解福音的教義、與上帝的恩典關係不斷進深及實踐上帝對信徒們所要求又渴望的生活方法於世間。教會內的信徒成長出現停滯不前,也許是我們傳遞給慕道者及信徒以下的信息:「福音只是為未信者而設的;信主之後就是從福音裏畢業,而所需要的是更高深的屬靈事情。」[33] Life Way Christian Resources Eric GeigerMichael KelleyPhilip Nation 提醒教會領袖,包括在堂會內推行教育事工的領袖:『若教會內的人以為可以從福音畢業,他們不會在屬靈上成熟,卻是將信仰變成無生命的宗教、道德觀念強烈的自義或以表現為依據的「基督教」。只有耶穌有能力溶化他們的心;因此離開福音的真理,轉化就不會出現。』[34]所以堂會的基督教教育必須要以福音為核心,否則不能產生信徒及教會在成聖上的更新。


視整體教會生活為陶造門徒生命的温床

當細心理解這些基督教教育學者的主張時,我們不難發現他們都視教會整體的生活是一個塑造信徒的温床。的確,主日學及查經班等的教導意味重的聚會常被信徒認為是培育信徒屬靈成長的重要原素。與此同時,教會其他的事工(崇拜、團契、佈道、宣教、關顧等)也有它們塑造信徒的作用。蕭克諧指出:「基督教會的最高使命在引領萬人作主的門徒。為了完成這一使命,教會必須採用各種不同的有效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有崇拜、教學、團契、服務和見證五種。」[35]當我們了解教會內的組織運作時,我們不難發現一件事:「教會除了教育事工,還有其他事工部門。當信徒參與各種事工的活動及教會相交生活時,這些活動及生活中所包含的價值觀及做事手法亦相對地被參與者吸收成為他們對人、對神、對他人、對教會、對社會的價值觀及做事手法。」[36]例如:若在主日崇拜時,主席常不停地在報告中推動短宣活動時,會眾會漸漸感受到短宣的重要及在行動上回應,如為短宣隊代禱,奉獻支持短宣、事工或參與短宣隊。宗教教育學家Maria Harris提醒我們,教會所持有的活動形式(宣講、教導、祈禱與聖禮、群體生活及關顧有需要的人)的塑造本身是教會教育的事工,而這會塑造參與在其中的人[37]。因此,教會本身就是培育信徒的溫床。所以作為參與教育事工的教牧長執必須留意教會其他事工怎樣可以彼此配合,發揮巨大及深遠的生命塑造能力:生命的塑造需要正規的教導方式(Schooling),配合以非正規(Non-formal)的學習方法,就是教會所持有的活動形式,才能使信徒在聖靈的引領下培育成長。


全方位的全人塑造成長

從這些基督教教育學家的主張而言,我們會發現他們不會將基督徒成長只侷限於靈命上或對聖經知識上的成長。正因為堂會在教導與培育事工上塑造信徒們在神與人、人與自己、人與他人及人與創造界的關係成長,使他們在這些關係上經歷每天在福音裏的復和,從而使他們在「內心及生活上的聖潔」。這表明堂會教育是個為要全方位地使信徒能夠全人塑造成長的過程。正如基督教教育學家Ted Ward提醒基督教教育工作者,信徒的靈命成長,就如手掌心一樣,與他們智性(Intellectual)、道德性(Moral)、社會性(Social)、情緒(Emotional)及肉身(physical)的成長,就如手指一樣,都是有互相關連的作用[38]。例如,當我們幫助信徒明白聖經時,我們不只希望他們只找著零亂的聖經金句,在不假思索的情況之下,以斷章取義的方法來理解及應用經文。我們卻是在整個學習神話語的過程中都必須包含以下三部曲[39]:(一)明道-明白聖經的內容是必要的,因為我們需要在理智上了解聖經內容,從而知道我們所信的是什麼[40]。(二)順道-聖經不只是資料,而是生命之道。而這道常向我們發出挑戰,要我們去順服這道之主。因此,我們在情緒/意志/ 情感 (emotional / will / heart)上必須順服,才能真知道主的心意。我們在靈性上的委身是與我們情感上的投入是極有關係[41]。(三)行道-聖經推使我們改變我們的行動,從而使我們活出基督的樣式。因此,我們在行為(behavior)要順服地行出主心意出來。 這種順服是一種在生活生活方式的改變,而這是成聖生命成長過程必須的[42]。因此,基督教教育工作者在施行教導時,需要留心整個教育過程是否讓受教者的情、理、意都能夠投入,從而幫助他們全人在真理中成長。還有基督教教育學家Jack L. Seymour指出堂會教育有四種的進路:以信仰反省及參與社會行動的社會轉化(Social Transformation)的進路、以建立小組及關心社群的信仰群體(Faith Community)的進路、以幫助個人屬靈成長及隨之所帶來的行動的屬靈成長(Spiritual Growth)的進路及以聖經教導及將信仰內容應用的宗教指導(Religious Instruction)的進路[43]。當細心留意時,不難發現每一個進路都對某些復和關係可以產生直接的教育影響:例如信仰群體的進路可以為人與他人的復和關係產生直接的教育影響。這也提醒基督教教育工作者要善用不同的堂會教育進路來塑造信徒們成長,使他們在「內心及生活上的聖潔」,從而使他們在神與人、人與自己、人與他人及人與創造界的關係上經歷「每天的復和」。


總結

            每一個基督教教育活動都需要有一個清楚的目的,為要幫助基督教教育參與者知道這些教學活動是為何要如此去行,從而達成教育活動所要成就的結果。基督教教育學者以基督教救贖觀,作為他們定立基督教教育目的的基礎。透過了解以「生命」為重點、以「復和」為重點及以「內心及生活上的聖潔」為重點的基督教教育目的,從歸納這些教育目的,我們發現基督教教育的目的是要信徒同被福音陶造像基督。這個教育目的使推動基督教教育的教牧長執與教育工作者堂會必須要以福音為堂會教育的核心,否則不能產生信徒及教會在成聖上的更新。而且他們要視整體教會生活為陶造門徒生命的温床,與教會其他事工怎樣可以彼此配合,從而發揮巨大及深遠的生命塑造能力。與此同時,他們也要認定全方位的全人塑造成長的重要性,從而在施行教導時,留心整個教育過程讓受教者的情、理、意都能夠投入,從而幫助他們全人在真理中成長。最後透過不同的堂會教育進路來塑造信徒們成長,使他們能同被福音陶造而像基督。




參考書目

Blevins, Dean G. & Mark A. Maddix. Discovering Discipleship: Dynamics of Christian Education. Kansas City: Beacon Hill, 2010.

Carlson, Gregory C. “Goal.” in Evangelical Dictionary of Christian Education, edited by Michael J. Anthony, 314-15. Grand Rapids: Baker Academic, 2001.

Downs, Perry G. Teaching for Spiritual Growth: An Introduction to Christian Education.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94.

Edge, Findley B. Teaching for Results: Revised Edition. Nashville: Broadman & Holman, 1995.

Erickson, Millard J. 基督教神學卷三(增訂本)。台北:華神,2002年。

Geiger, Eric, Michael Kelley & Philip Nation, Transformational Discipleship: How People Really Grow. Nashville: B&H Publishing Group, 2012.

Habermas, Ronald & Klaus Issler. Teaching for Reconciliation: Foundations and Practice of Christian Educational Ministry. Grand Rapids: Baker, 1992.

Harris, Maria. Fashion Me a People: Curriculum in the Church. Louisville: Westminster John Knox, 1989.

Hoekema, Anthony A. Saved by Grace.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89.

Parrett, Gary A. & S. Steve Kang, Teaching the Faith, Forming the Faithful: A Biblical Vision for Education in the Church. Downers Grove: IVP Academic, 2009.

Richards, Lawrence O. Christian Education.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75.

Seymour, Jack L. ed. Mapping Christian Education: Approaches to Congregational Learning. Nashville: Abingdon, 1997.

Wilhoit, Jim. Christian Education and the Search for Meaning – Second Edition. Grand Rapids: Baker, 1991.

Yount, William R. The Disciplers’ Handbook: From Transmitting Lessons to Transforming Lives. Self-Published, 9 editions, 1981-2006. Accessed June, 9, 2014. http://www.napce.org/documents/disciplers-handbook-yount/Dis1.pdf.

趙天恩編,歷代教會信條精選。台北:改革宗翻譯社,1993年。

蕭克諧著, 基督教宗教教育概論。香港:道聲,1989年。

薛帕德著,信仰深度行:福音信仰精要九課。香港:種籽,2012年。

鄧敏著,認識基督教教育。台北:證主,1993年。

黃嘉漢, 〈基教雜談(二):我的基督教堂會教育哲學(增修版)〉。《信仰百川》(201468日)。下載自 <http://faith100.org/%e5%9f%ba%e6%95%99%e9%9b%9c%e8%ab%87%ef%bc%88%e4%ba%8c%ef%bc%89%ef%bc%9a%e6%88%91%e7%9a%84%e5%9f%ba%e7%9d%a3%e6%95%99%e5%a0%82%e6%9c%83%e6%95%99%e8%82%b2%e5%93%b2%e5%ad%b8/4397. 〉(201468日)。



[1] Gregory C. Carlson, “Goal,” in Evangelical Dictionary of Christian Education, ed. Michael J. Anthony (Grand Rapids: Baker Academic, 2001), 314.
[2] Jim Wilhoit, Christian Education and the Search for Meaning – Second Edition, (Grand Rapids: Baker, 1991), 9.
[3] 翻譯自William R. Yount, The Disciplers’ Handbook: From Transmitting Lessons to Transforming Lives (Self-Published, 9 editions, 1981-2006), 11, accessed June 9, 2014 http://www.napce.org/documents/disciplers-handbook-yount/Dis1.pdf.
[4] Findley B. Edge, Teaching for Results: Revised Edition (Nashville: Broadman & Holman, 1995), 48.
[5] Anthony A. Hoekema, Saved by Grace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89), 27.
[6] Millard J. Erickson, 基督教神學卷三(增訂本)(台北:華神,2002年), 90
[7] 薛帕德著,信仰深度行:福音信仰精要九課(香港:種籽,2012年),58
[8][8] Ibid., 63
[9] 趙天恩編,歷代教會信條精選(台北:改革宗翻譯社,1993年),95
[10] Lawrence O. Richards, Christian Education,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75), 11-19.
[11] Ibid., 13.
[12] Ibid., 16.
[13] Ibid., 24.
[14] Ibid., 25.
[15] Ibid., 22.
[16] Ibid., 62-66.
[17] Ronald Habermas & Klaus Issler, Teaching for Reconciliation: Foundations and Practice of Christian Educational Ministry, (Grand Rapids: Baker, 1992), 35-37.
[18] Ibid., 37-43.
[19] Ibid., 36-37.
[20] Dean G. Blevins & Mark A. Maddix, Discovering Discipleship: Dynamics of Christian Education, (Kansas City: Beacon Hill, 2010), 79.
[21] Ibid., 60.
[22] Ibid., 61.
[23] Ibid., 62-63.
[24] Ibid., 85-93.
[25] Ibid., 86.
[26] Ibid., 88-91.
[27] Ibid., 86.
[28] Ibid., 92.
[29] Ibid., 93.
[30] 鄧敏著,認識基督教教育,台北:證主,1993年,20–21頁
[31] Gary A. Parrett & S. Steve Kang, Teaching the Faith, Forming the Faithful: A Biblical Vision for Education in the Church, (Downers Grove: IVP Academic, 2009), 98-118.
[32] Ibid., 118-120.
[33] Eric Geiger, Michael Kelley & Philip Nation, Transformational Discipleship: How People Really Grow, (Nashville: B&H Publishing Group, 2012), 70.
[34] 翻譯自Ibid.
[35] 蕭克諧著, 基督教宗教教育概論,(香港:道聲,1989年),179.
[36] 黃嘉漢, 〈基教雜談(二):我的基督教堂會教育哲學(增修版)〉,《信仰百川》(201468日),下載自 <http://faith100.org/%e5%9f%ba%e6%95%99%e9%9b%9c%e8%ab%87%ef%bc%88%e4%ba%8c%ef%bc%89%ef%bc%9a%e6%88%91%e7%9a%84%e5%9f%ba%e7%9d%a3%e6%95%99%e5%a0%82%e6%9c%83%e6%95%99%e8%82%b2%e5%93%b2%e5%ad%b8/4397. 〉(201468日)。
[37] Maria Harris, Fashion Me a People: Curriculum in the Church, (Louisville: Westminster John Knox, 1989), 35-37.
[38] Cf. Dean G. Blevins & Mark A. Maddix, Discovering Discipleship: Dynamics of Christian Education, (Kansas City: Beacon Hill, 2010), 115-116.
[39]黃嘉漢, 〈基教雜談(二):我的基督教堂會教育哲學(增修版)〉,《信仰百川》(201468日),下載自 <http://faith100.org/%e5%9f%ba%e6%95%99%e9%9b%9c%e8%ab%87%ef%bc%88%e4%ba%8c%ef%bc%89%ef%bc%9a%e6%88%91%e7%9a%84%e5%9f%ba%e7%9d%a3%e6%95%99%e5%a0%82%e6%9c%83%e6%95%99%e8%82%b2%e5%93%b2%e5%ad%b8/4397. 〉(201468日)。

[40] Perry G. Downs, Teaching for Spiritual Growth: An Introduction to Christian Education,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94), 18.
[41] Ibid., 18-19.
[42] Ibid., 19.
[43] Jack L. Seymour, ed., Mapping Christian Education: Approaches to Congregational Learning, (Nashville: Abingdon, 1997), 9-22.